根据测力的维数,力/力矩传感器可分为一维力传感器、三维力传感器和六维力传感器。其中,六维力传感器能够同时测量出三维空间坐标系内的三个力和三个力矩,具备更高的测量精度,是目前维度最高、力觉信息反馈最为全面的力觉传感器,被大范围的应用于机器人、汽车、人形机器人及航空航天等行业,如打磨抛光、柔性装配、柔性焊接、接触式涂胶等高感知力控场景。
根据其工作原理,六维力传感器可分为应变片式、压电式、电容式、光学式等类型。其中,应变片式六维力传感器技术更为成熟,具备成本低、精度高、测量范围更广、刚性好、频响特性好等优势,是目前主流的六维力传感器类型,代表厂商有ATI、SCHUNK、坤维科技、蓝点触控、宇立仪器、海伯森等。
早在2008年,便有六维力/力矩传感器相关这类的产品问世。但由于六维力传感器的技术难度大,调试时间长,价格较为昂贵,且力控算法以及基于力控场景工艺算法等技术存在堵点,导致下游客户的需求落地面临困难,整体市场规模虽长期处在稳步增长状态,但始终未能形成规模化出货。
进入2020-2023年,六维力传感器的应用场景较少,主要使用在仍集中于柔性化生产场景,价格昂贵,出货量不到万台,市场延续稳定增长态势,但尚未迎来爆发拐点。
2024年被业内视为机器人力控应用元年。随着协作机器人对高精度力控需求快速释放,带动六维力传感器出货量明显地增加。同时,人形机器人的热度持续升温,吸引更多厂商加快布局,六维力传感器迎来迅速增加。根据MIR 睿工业《2025年中国六维力传感器市场报告》数据统计,2024年中国六维力传感器整体市场出货量已突破1.4万台,同比增长超过50%,市场迎来加速放量的关键节点。
随着人形机器人逐渐实现规模化落地、AI产业推动更多柔性化装配需求,多重因素推动下市场对六维力传感器的需求将加速增长。预计自2027年起,中国六维力传感器市场将迎来实质性放量阶段,到2030年整体市场出货量将超过百万台。
六维力传感器作为关键的感知类元器件应用广泛,在多个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应用,且下业较为集中。在2024年六维力传感器下游应用中,机器人仍为最大的应用领域,例如:高精度抛光打磨、铣削、焊接及高精密装配等场景普通多关节机器人,以及对传感性能要求更高的协作机器人柔性装配场景,两者合计占比超过70%。
尤其在协作机器人领域,随着高柔性的产线增多,对精细力控的需求明显提升,带动六维力传感器在协作机器人上的应用大幅度增长。2024年,协作机器人成为六维力传感器出货量最多的细分行业,占比超过45%。
相比之下,普通多关节机器人在2024年增长较为稳定,大多数都用在焊接、打磨等场景。然而,由于该类型场景中工艺定制多,产品研究开发成本大且难批量复制应用,均价高,应用拓展仍存在一定瓶颈。
2024年也被视为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元年。尽管当前人形机器人中六维力传感器方案多处于研发测试阶段,尚未大规模部署,但随着人形机器人量产以及批量应用,核心零部件企业也随之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六维力传感器出货将大幅度提升,成为未来最大的增长动力来源。
而在汽车行业中,六维力传感器应用较为成熟,已形成稳定的需求结构。因缺乏新的应用场景,整体增量相对有限。相较之下,在军工、航空航天、医疗等高端应用场景中,增量则较为稳定。
目前,国产六维力传感器领先企业正逐步突破技术壁垒,在协作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并且继续扩展至汽车、医疗等传统外资主导的应用领域,正逐渐改变行业竞争格局。
六维力测量的需求最早来自航空航天器研究领域,随着敏感元器件技术的发展,六维力传感器也应运而生,后来被逐步应用到汽车测试、生物力学和机器人等众多科技领域。
如大多数高精尖领域的发展一样,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六维力传感器长期被欧美日韩等外资品牌垄断,如ATI、SCHUNK、AMTI、ROBOTOUS等企业占据了大部分市场,对比起来,中国六维力传感器领域则起步较晚。然而,在国家政策支持及数年技术追赶下,2024年中国六维力传感器市场中,国产厂商份额已从2020年的19%跃升至57.8%,以坤维科技、蓝点触控、宇立仪器等为代表的国产六维力传感器厂商已进入行业第一梯队,占据一定的市场占有率,且部分产品成为行业标杆,与外资品牌差距正在慢慢地缩小。
中国六维力传感器市场格局较为集中,从2024年六维力传感器市场出货量来看,TOP5厂商合计份额达到近80%,有3家国产厂商成功跻身TOP5行列。其中,坤维科技以近37%的市场占比位居第一,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坤维科技是国内六维力传感器的领军企业,其技术根基深植于中国航空航天领域,创始团队在多轴力传感器领域拥有近20年的研发经验。坤维以传感器标准化产品为核心,产品大范围的应用于高端制造与智能化多个领域,是目前国内唯一具备批量进行六维联合加载标定和检验测试能力的公司。
在性能方面,其六维力传感器能做到0.1%FS的重复精度和0.03%FS的分辨率,在行业普遍串扰度是2%-2.5%的情况下,坤维六维力传感器的准度是0.5%,最高可达0.3%FS,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表现卓越。
根据2024年数据,中国约有45.8%六维力传感器应用于协作机器人领域,而坤维凭借56.9%的市场出货占比,在协作机器人市场中位列第一。得益于其精度高、体积小等优势,坤维的六维力传感器已获得节卡、遨博、大族、越疆、艾利特、法奥等多家主流厂商的高度认可,并与其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在人形机器人赛道上,坤维进展迅速,已获得银河通用、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大批量订单,并获得BYD、优必选、小米、智元、星海图的批量订单。同时,在海外市场,获得了北美多家人形机器人客户的小批量订单。自2020年起,坤维同步深入布局医疗领域,2025年国产手术机器人爆发,坤维订单增长迅速,目前已成功渗透在牙科和骨科手术机器人等场景当中,并实现批量出货,市场拓展势头强劲。
未来,坤维科技将持续加码研发投入,深耕协作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医疗领域,持续扩大一马当先的优势,助力中国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向更高精度、更强性能的方向迈进。
当前,六维力传感器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整体市场基数较小,尚未形成明显的规模效应,产品价格相比来说较高。尽管如此,该领域正处于快速地发展通道,市场活力慢慢地加强,产业前景愈发广阔。
随着中国在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汽车智能化等领域的持续发展,六维力传感器将迎来更广阔的市场。未来,随着有关技术的不断成熟与成本优化,六维力传感器有望在更多行业中得到应用,尤其是在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自动化装配、机器人、医疗等领域。
从需求端来看,无论是柔性化生产制造、人形机器人还是AI产业,中国都将成为全世界核心市场,庞大的工业体系与日益多样化的应用需求,将为国产品牌提供了广阔的成长空间和落地机遇。
从供应端来看,国内厂商的核心技术自主能力在不断的提高,产品在超高的性价比、高定制化服务中具备明显优势,在客户端的认可度正逐步提升。
从竞争格局来看,全球六维力和力矩传感器厂商大致上可以分为欧美、日韩、中国。六维力传感器市场经历了欧美主导的早期发展阶段到中国逐渐追赶并在某些领域超越的过程。尽管六维力传感器的技术壁垒较高,国内能实现量产的厂商较少,但随着慢慢的变多的国产企业加大行业投入,未来国产企业将占据六维力传感器市场的绝大部分,并将基本的产品降本普及和在人形机器人中导入,未来国产化率将呈上涨的趋势,上升空间巨大。
目前,以坤维科技为代表的国产品牌正在迅速崛起,并在协作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关键赛道上发挥逐渐重要的作用。能够正常的看到,国产品牌在逐步赶超的同时,也开始探索国际市场,挑战全球市场的份额,预计到2030年,国产六维力传感器市场占有率有望突破80%,实现从跟“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跨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三亚女游客被蛇咬身亡事件带火蛇类博主,两天涨粉200万,电话被打爆交给朋友接听
最新!“重大事故”12天后,朝鲜5000吨级驱逐舰被扶正!军需工业副部长等多人已被拘,金正恩曾批“是犯罪行为”
刚刚批复!上海-江苏-浙江,未来“超级地铁”直达!这条市域铁路省界段初步设计获批
2-1!世预赛乱了:国足爆发,迎生死决战,赢球=争4,CCTV5不直播
8场狂丢21球最多!亚洲冠军大,难进世界杯,国足抢12分出线?感谢伊万,国足双杀印尼,10分=出线,奇兵曝光,这回拼了
《to a T》评测:不完美的玩法和不完美的叙事/
主站 商城 论坛 自运营 登录 注册 《to a T》评测:不完美的玩法和不完美的叙事 伊東 2...